中国制造商为何在TikTok上走红?  第1张
(来源:MIT Technology Review)

本月初,TikTok 上一段视频迅速走红,吸引了数百万用户的目光。视频中 ,一位身着蓝色 T 恤的中国年轻人坐在传统茶具旁,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对着镜头说道:“让我们来揭开奢侈品背后最大的秘密。”

他站起身,举起一个看似爱马仕 Birkin 包的物品 ,接着他指向身后摆满更多包包的架子说道:“你们肯定认识这些品牌:爱马仕、路易威登、普拉达 、古驰——所有这些都是在我们的工厂里制作的 。 ”

“但品牌却把‘中国制造’从标签上抹去了,”他继续说道,“同样的皮革来自他们的制革厂 ,同样的五金配件来自他们的供应商,同样的线,贴上他们的牌子就成了奢侈品。那些被他们瞧不上的工匠大师 ,为他们精心制作产品,却只赚几便士,他们却赚的盆满钵满。这对我们、对你们 ,以及任何重视诚信的人来说,都不公平 。”

最后,他呼吁观众直接从他的工厂购买商品。

如今,像这样的“揭秘 ”视频在 TikTok 上随处可见。这些视频由销售代理商发布 ,内容涵盖从手袋、香水到家电器等各类奢侈品,详细拆解它们的材料成本 。

例如,一些视频宣称 ,一条 Lululemon 瑜伽裤的制作成本仅 4 美元。还有一些视频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与精度:创作者走过一尘不染的工厂车间,镜头扫过自动化装配线和在整洁有序的工位上忙碌的工人团队。部分工厂还表明自己是戴森 、安德玛和维多利亚的秘密等品牌的供应商或前供应商 。

无论这些说法是否正确,这些视频的广泛传播 ,都体现出中国制造商正努力与美国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即便加征关税,视频中推广的许多产品价格仍远低于购买名牌产品的花费。

由于担心失去国际业务,以及对关税政策的担忧 ,工厂纷纷将生产线转变为内容创作工作室来进行自我营销,拍摄皮革加工车间和缝纫生产线的场景,还提供仓库参观服务 。最初 ,这只是一些采购代理商出于无奈发布的内容,如今已发展成一种成熟的视频类型,兼具抗议、营销和求生策略的多重属性。

电商专家、纽约咨询公司 Wavelet Strategy 的创始人 Ivy Yang 表示,这是行业对关税的一种“集体应对之举”。一些小型平台和采购代理商也纷纷加入 ,在社交媒体上提供“工厂直销” 的内容,开辟新的供应渠道。

中国制造商为何在TikTok上走红?  第2张

省去中间商

在 TikTok 上,分享材料采购和制造技术见解的中国创作者 ,通常会提供直接购买商品的链接,这实际上绕过了传统的零售渠道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DHgate)就是其中之一,用户常称它为“The gate ”或 “the yellow app”。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中 ,该应用的下载排名从 4 月 8 日的第 302 位,跃升至 4 月中旬的第 2 位,仅次于 ChatGPT。4 月 15 日 ,它成为美国下载量最高的应用程序 。

用户在敦煌网购买商品后,会热情地回到 TikTok 分享自己的新收获。有用户还打趣地炫耀:“我直接从中国厂家下单买了个包。”

敦煌网向《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透露,社交媒体的关注使得该平台的交易量激增 ,家居用品 、电子产品、户外用品和宠物用品等品类最受欢迎 。在 4 月 12 日至 19 日这一周内,家用电器的销售额增长了 962%,安全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 601%。

TikTok 对于这些制造商而言,并非只是个面子工程 ,而是在竞争激烈环境中的生存之道。

长期以来,中国工厂一直向海外市场销售产品 。同时,制造商们越来越多地借助阿里巴巴等大型 B2B 平台 ,试图在不依赖中间商的情况下与海外买家建立联系。然而在过去几年,在亚马逊、阿里巴巴等主要平台上,让工厂获得外国买家关注的成本急剧上升。

为中国制造商提供海外运营咨询服务的 Shendeng 咨询公司的电子商务经理 Logan Wang 表示:“这个市场已经开始饱和 ,想要让工厂的产品出现在搜索结果首页,每年可能要花费 3 万到 4 万元人民币 。 ”

随着传统制造业在产能过剩和疫情后的影响。2024 年,中国对美国的服装出口增长不到 1% ,且这些商品的平均单价下降了 6%-7%,这意味着竞争加剧,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再加上新的关税政策 ,中国制造商们迫切需要寻找创新方式来触达买家。

广州一家服装厂的经理 Linda Luo 表示,在最新一轮制裁影响,她所在的工厂暂停了对美国的发货,此前美国市场约占工厂销售额的 30% 。现在 ,仓库里堆满了没有明确销路的产品。

“附近很多工厂都和我们情况一样,” Luo 说,“大家都在观望关税政策的变化 ,盼着情况能有所好转。”受同行视频火爆的启发,她的团队现在正积极联系 TikTok 上知名的采购代理商,希望能与新买家直接建立联系 。

中国制造商为何在TikTok上走红?  第3张

工厂成为内容生产者

智库“新美国 ”(New America)研究中国科技与全球化的 Tianyu Fang 表示 ,中国工厂也受到 TikTok 上过去制造业内容火爆的启发。自 2020 年起,展示假发 、玩偶、手套等日用品生产线的工厂视频,累计播放量达数百万次。在评论区 ,观众形容这些工厂生产视频很解压 。

到 2022 年,工厂意识到自家的生产车间就是一座内容“金矿”。在深圳一家数字营销公司工作、帮助工厂建立 TikTok 影响力的 Alice Gu 表示,过去一年 ,客户咨询量增长了两倍。现在很多工厂视频都让会说英语的员工出镜 。

Tianyu Fang 解释道:“这些视频在 TikTok 上引起了西方年轻人的共鸣,因为制造业已远离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视频让他们难得地看到先进制造业的场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他还补充说:“看到中国工厂工人直接和西方观众交流,感觉很新鲜 。”

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文化差异 ,反而成了一种优势,营造出能引起网络用户共鸣的真实感。

创作者 Tony 在推广灯箱时,会切换美式口音 ,他作为广州电气标牌公司 LC Sign 的代表,在 Instagram 上收获了超过 120 万粉丝;“alumununu 女士 ”推广胶囊房屋,她带着独特口音 ,将“hello, boss”这句问候变成了众多工厂视频的常用口号;2024 年,工业甘氨酸制造商东华金龙因机器翻译的宣传视频走红,视频“又土又潮” ,吸引无数人求购产品。

不过,包括 Yang 和 Tianyu Fang 在内的业内人士认为,不会有大量美国普通消费者选择直接从工厂购买商品 ,因为这一过程涉及诸多物流环节。而且,也有不少报道提醒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购买,可能买到的并非正品 ,比如没有品牌标签的“爱马仕包 ” 。

最重要的是,这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视频可能很快就会停播。Yang 警告称,许多内容都存在侵犯版权的风险。“这很快会成为 TikTok 和 Instagram 等平台的知识产权雷区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现 ,许多宣传仿制品的热门视频已从 TikTok 上删除。尽管如此,许多中国工厂几乎肯定会继续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当下的困境。“每个工厂老板都梦想拥有自己的品牌 ,”Wang 说 。在为他人代工数十年后,中国制造商已准备好从单纯的生产迈向创造之路。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04/28/1115876/why-chinese-manufacturers-are-going-viral-on-tiktok/

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