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鲍鹏山系列作品对谈”活动 ,在上海朵云书院·旗舰店举行 。知名作家、学者鲍鹏山与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围绕“鲍鹏山作品系列”进行对谈。
知名作家 、学者鲍鹏山(左)与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右)
“鲍鹏山作品系列”包括《寂寞圣哲》《孔子如来》《〈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道德经〉导读》《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江湖不远》七本书。鲍鹏山逐一介绍了诸书的创作过程、插曲故事、特色特点 。
如“导读 ”系列,据鲍鹏山介绍,自朱熹以来 ,译注常得,而导读鲜有,因此他决定突破前人之限 ,打通古今隔膜,对传统经典不仅今译 、注释,更结合时代背景知识、诸子思想脉络,为读者进行“导读”。他列举《〈论语〉导读》中的“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一句。此句意为,君子做任何事,首先要讲究这件事的道义在哪里 ,才愿意做 。而小人不必。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坏人,而是指普通人,即我们常说的“小民 ”。若说孔子此句的“小人”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小人” ,则是理解偏差了。君子类于今天的高级公务员,君子做道义之事,将逐利之事留给小人 ,两相得益,这个国家才能良好发展,否则社会便要走向争利、无义 、无德、无行的混乱局面 。而这 ,才是真正地理解孔子之言,得孔子之意。这是今译和注释所不能说开的,故此鲍鹏山创作并出版了“导读 ”系列。
提到其他几本图书的创作故事时,鲍鹏山表示 ,要写好先秦诸子是很难的,前人诸家均已有译注,进入这个领域首先要熟读经典 ,遍读诸家译解注释,才能形成己见,提出新说 。他也曾畏难欲退 ,但受益于期刊和图书出版大贤的鼓励,才形成如今三十多部名作巨著。如《寂寞圣哲》一书中的诸文创作,就得益于今天九十高龄的世界史大家、当年的《美文》主编张广智的鼓励;其畅销书《中国人的心灵》 ,则起源于复旦大学教授、出版人贺圣遂的策划,等等。
陈小文则指出,中国人对传统经典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后世诸说规模宏大,著述频出,异说突起 。鲍鹏山以深厚的学识底蕴与文化涵养,杂取诸家 ,形成其独出的“导读 ”体系 、文学史体系。作为“百家讲坛”名嘴,鲍鹏山在导读先秦经典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妙理豪放”,是其能广受读者喜爱的与众不同之处。
鲍鹏山表示 ,作品得以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商务印书馆发家于上海,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它创办得早 ,出版也精,至今保留着讲究、雅致的海派风格。在图书内容上,经由学识渊博的编辑层层审读 ,核对史实和文献,确保知识准确和价值向上,较一些出版社仅校基础字词错误的浅显做法更为优异 。在图书设计上 ,讲究装帧修饰,四色并举,图文俱茂;讲究排版疏朗,如登大雅 ,庭院深深。让读者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也在享受阅读。
鲍鹏山作品系列:《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寂寞圣哲》《孔子如来》《江湖不远》《〈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道德经〉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