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 ,每年秋季发布会前半年,当年的新 iPhone 就已经基本定型了,随之而来的是明年 iPhone 的消息 。

但现在 ,应该是爆料最热闹,也是最特殊的一次,各个爆料人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印证又互相推翻——无他 ,iPhone 的二十周年要来了。

为了庆祝这一里程碑,苹果做了诸多准备,其中包括一直传闻中的折叠屏 iPhone ,也已纳入苹果的规划。

另一方面,近年来 iPhone 的产品线不断扩展,已经逐渐形成了高、中 、低三档的五种机型搭配 ,在迎接 iPhone 二十周年之际,苹果也计划做出一些调整,以更体面、更有序的方式迎接属于 iPhone 的重要时刻 。

在这个过程中 ,有陆续推出的三款机型,可能会决定苹果的未来。

iPhone 发布策略大改,为折叠屏铺路

我们先将目光转向 2026 年 ,也就是明年。

传闻已久的可折叠 iPhone 将会在这一年推出,此前,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他的 X 推文爆料称,苹果的折叠屏 iPhone 项目已经提速 ,大尺寸的折叠屏手机或许将在明年与我们见面,售价或在 2000 美元以上(约合人民币 15000 元),是定位最高阶的 iPhone。

据爆料称 ,折叠屏 iPhone 将采用左右折的 book style 设计,这是目前主流的折叠屏手机形态,手机屏幕左右展开 ,从 5.5 英寸屏幕变成 7.8 英寸屏幕 。

折叠 iPhone 的折叠厚度大约在 9 毫米到 9.5 毫米之间,展开后能保持在 4.5 毫米至 4.8 毫米,这个数据比目前三星最新的折叠屏 Galaxy Z Fold 6 更薄 ,大约介于 OPPO 新推出的 Find N5 与华为 Mate X6 之间,可能与小米 Mix Fold 4 差不多。

这 3 款新 iPhone	,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1张

折叠屏,讨论最多的就是「折痕」。

尽管实际体验下来,成熟的折叠屏手机屏幕折痕都不太影响日常体验,但对于美学自成一派的苹果而言 ,「折痕」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

此前我们写过相关的文章,无折痕技术最初出现在折叠 iPad 的原型机上,根据一系列的专利来看 ,这种无折痕的关键技术在于在铰链空档处填充特殊的材料,以达到屏幕打开后的无折痕效果,而这种技术很可能出现在折叠 iPhone 上。

这 3 款新 iPhone,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2张

与折叠 iPhone 尺寸大小同样受到关注的,是折叠 iPhone 的解锁方式。

之前对于折叠屏的解锁方式也众说纷纭 ,主流爆料和推测都认为折叠 iPhone 将会重新采用侧边 Touch ID 的解锁方案,但 The Information 最新的爆料指出,之前的爆料可能并不准确 ,苹果并不打算吃回头草,折叠 iPhone 将依旧采用 Face ID 的解锁方案 。

虽然苹果在三星与华为入局折叠屏七年后才打算推出首代折叠 iPhone 的消息非常引人注目,但有消息称初代折叠 iPhone 的量产可能会是地狱难度,我们最快会在 2026 年底看到这款折叠 iPhone ,但真正要能买到,可能得等到 2027 年。

这 3 款新 iPhone	,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3张

除了折叠 iPhone 之外,2026 年的主力依然是一直以来的 Pro Max 和 Pro 两款旗舰机型。

而恰好,这两款机型最近也有了新的消息 。

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 早在 2023 年披露 ,iPhone 18 Pro 和 Pro Max 将采用一种新设计:Face ID 则隐藏于屏幕之下,而前置摄像头则在屏幕左上角通过挖孔设计保留,这是为 2027 年的二十周年做准备——届时 ,前置摄像头也将藏在屏幕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设计。

这 3 款新 iPhone	,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4张

除了折叠 iPhone 的详细信息与 Pro 系列可能迎来的屏下 Face ID,2026 年更大的变化,也许是苹果发布策略的改变。

如果将折叠 iPhone 也算在内,苹果已经有六种不同机型的 iPhone 了 ,分别是:

  • 超高端新贵折叠 iPhone
  • 高端旗舰 Pro Max 与 Pro
  • 新秀超薄 Air
  • 中端的标准版
  • 入门级别的 E

五个定位,六款机型,高低交错 ,虽然将 iPhone 的定位扩充到比以前更宽阔的价位,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冲突 。

苹果的对策很简单——分而发之。

这 3 款新 iPhone	,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5张

▲ 六个机型同时发布的盛况可能不会出现

据 The Information 爆料,从 2026 年开始,苹果将会调整 iPhone 产品线的发布时间 ,Pro Max 与 Pro 这两个旗舰机型将依旧在 2026 年秋季发布会推出,超薄的 Air 机型也会在同一时间发布,但标准版将会推出到次年春天 ,也就是 2027 年的春季与 iPhone 18 E 一起推出。

也就是说,同样是第十八代 iPhone,iPhone 18 Pro Max、iPhone 18 Pro 以及 iPhone 18 Air 三个价格更高的机型将会在 2026 年的秋季发布会,而相对性价比一些的 iPhone 18 标准版与 iPhone 18 E ,将要晚上半年左右才能与大家会面。

这种方案与国产手机常见的先发旗舰标准版,再发旗舰超大杯的做法恰好相反,但与自家先发 MacBook Pro ,再更新 MacBook Air 的方案有些类似 。

这 3 款新 iPhone,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6张

iPhone 发布策略的改变 ,其实是一种欧亨利式的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方面,iPhone 的机型在近几年的演变中 ,已经逐渐扩充得越来越多了,要是一口气发布六款不同的 iPhone,并不利于单个机型的热度和销售 ,也不便于用户选择;

而另一方面,六款 iPhone 的分散发布也有助于苹果维持品牌热度,并更有效地利用空闲生产线,确保全年稳定的生产和设备利用率 ,一举解决以前一二季度的生产线冷淡问题。

此后,我们就要迎来一年多 iPhone 的时代了 。

根据目前的爆料来看,2026 年将是精彩纷呈的一年。但无论是折叠 iPhone 、Pro 系列的屏下 Face ID ,还是 iPhone 发布策略的变化,都是苹果为接下来的 2027 年,也是 iPhone 的二十周年 ,埋下的伏笔。

iPhone 二十周年要有大更新?一切还悬而未决

2027 年,这是一个对于苹果与用户来说都颇为特殊的年份 。

十年前的 2017 年,苹果迎来了 iPhone 的十周年 ,顺势推出了 iPhone X 这一以罗马数字为型号的十周年版本,用 Face ID 代替 Touch ID,一举步入全面屏时代 ,奠定了接下来苹果十年的基础。

这 3 款新 iPhone,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7张

而在 2027 年,我们也有可能看见下一个十年 ,苹果对 iPhone 的看法。

在上半年 iPhone 18 标准版与 iPhone 18 E 的预热后,我们不出意外会在秋季发布会上看到折叠 iPhone 与 iPhone 19 的到来 。

同样是来自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的消息,如果第一代折叠 iPhone 较为「顺利」 ,那么折叠 iPhone 可能会成为常规阵容的一员,并在 2027 年下半年开始量产,进行优化迭代 ,而二十周年的另一部分,则要将目光放到 iPhone 19 上。

这 3 款新 iPhone	,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8张

由于为时尚早,iPhone 19 还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概念,目前能窥见的 ,只有采用完全体全面屏,隐藏前置摄像头与 Face ID 的可能,但我们还是听到一个有意思的新消息——

彭博社 Mark Gurman 爆料,如果今年推出的 iPhone 17 Air 成功 ,苹果将重新尝试「无接口」手机;同时,苹果也计划在 iPhone 的 20 周年之际,推出一款「大胆」设计新手机 ,实现乔布斯「魔法玻璃」的理想,因此可能将去掉接口。

这 3 款新 iPhone	,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9张

愿景很美好,但先别急着激动,爱范儿之前的文章同样的梳理过 ,无接口手机面临的问题还很多 。

从小了来说,MagSafe 的充电速率与发热依旧是个麻烦,从推出至今都还没解决 ,往大了看,越做越差、常被吐槽的 AirDrop 还没有做好完全承担数据传输的重任,实体接口依然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理由。

此前,苹果其实不是没有尝试解决充电与数据传输的问题 ,但苹果布局的依靠可见光频段,支持高宽带传输的 Li-Fi 可见光通讯技术非常依赖光线的传递,不能被阻隔 ,用在小型设备上充满了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与 Energous 隔空充电技术企业合作的无线射频充电尝试也不了了之,暂时看不见实用的希望。

哪怕技术上的问题都解决了 ,在商业上,也有前置条件——iPhone 17 Air 能获得成功。

这 3 款新 iPhone	,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10张

苹果现在正夹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iPhone 没有摆脱所有行业的趋势,在十几年后更新逐渐缓慢停滞 ,从早期飞跃式的更迭变成现在需要将视野拉长到数代才能看出明显差别;

另一方面,苹果在手机市场上已经从乔布斯手下锐意破局的搅局者变成一个坐拥十几亿用户的巨无霸公司,任何改动都牵扯甚广,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决定 。

此时 ,iPhone 17 Air 的成功与否,就是苹果的投石问路——消费者是否对这样的创新买账?是否愿意为了设计或是时尚属性,舍弃影像或续航等硬性条件?

如果获得苹果心目中的理想回答 ,无接口的 iPhone 才会有可能真的来到我们眼前。

换句话说,二十周年的 iPhone 怎么样,还要看今年。

iPhone 二十周年的走向 ,还得看今年的 iPhone 17 Air

在看完了未来两年的苹果更新规划后,我们将目光又转回 2025 年 。

秋季发布会即将到来,iPhone 17 系列的脚步也随之越来越近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目前已有的信息:

iPhone 17 全系将搭载 240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1200 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即将成为历史,而 Pro 系列的两台机型更进一步 ,在主摄、超广角镜头都升级为 4800 万像素后,将长焦镜头也升级到了 4800 万像素,至此,Pro 系列的影像阵容已经全面配备 4800 万像素。

这 3 款新 iPhone,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11张

与升级的长焦镜头对应的,是变大的影像模组 ,根据供应链源源不断的消息,iPhone 17 Pro 系列机型的外观与此前的爆料基本一致,配备置顶长矩阵影像模组 ,闪光灯与 LiDAR 传感器移动到镜头的另一侧。

The Information 的爆料还进一步指出,iPhone 17 Pro 系列的重点不止于这颗长焦,更可能在于视频性能上 ,两台机型支持 8K 视频录制,还可能支持同时使用前置和后置摄像头录制视频,以便在社交平台分享 。

之前有消息称 ,iPhone 17 Pro 系列可能会搭载物理可变光圈,除了目前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的虚化、星芒效果外,我认为 iPhone 搭载可变光圈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手机在拍摄视频时更精准地控制进光量 ,进而控制拍摄视频的快门速度。

但遗憾的是,这个功能与普通用户的关系依旧不大。

这 3 款新 iPhone	,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12张

目光转向今年的新型号——iPhone 17 Air,正如前文所说,虽然 Pro 系列依旧是目前苹果的拳头产品 ,但在即将到来的 iPhone 二十周年面前,这台 6.6 英寸的超薄新机才是那个承担重任的角色 。

根据之前的爆料看,为了实现「超薄」的设计 ,iPhone 17 Air 将仅配备一个 4800 万像素的主摄,只有一个扬声器,同时电池也有些缩水 ,最后达到 5.5 毫米左右的整机厚度。

而有趣的是,最新的爆料显示苹果正在搞一个离谱的操作——为了应对妥协设计而产生的续航缩水问题,苹果正在开发一款专为该机型设计的手机壳,壳内集成电池组件 ,可作为配件供用户选购,这款电池壳已经在开发中。

也就是说,苹果将 iPhone 17 Air 摆在我们面前 ,骄傲地讲:为了极致的轻薄,我们缩减了电池容量,如果你需要额外的续航 ,只需要花钱买个电池壳,你就可以获得一台完全不轻薄的 iPhone 了——高情商地讲,这也是苹果为选择了轻薄的用户提供一个长续航的选择吧 。

这 3 款新 iPhone,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13张

另一方面,iPhone 17 Air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完全移除了 SIM 卡槽,仅支持 eSIM 方案,这可能会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目前中国监管机构尚未批准仅支持 eSIM 的智能手机销售。

不过根据爱范儿的了解 ,在三月末,中国联通的 eSIM 专区的 iPhone 专用界面,曝光了为 iPhone 办理 eSIM 独立号码的申请流程 ,这个号码可以直接使用流量上网,可能是为了 iPhone 17 Air 入华做准备。

iPhone 17 Air 的细节几乎已定,网络上也涌现了不少声音。

一部分用户认为 ,iPhone 17 Air 的部分特性正中他们的需求:不需要强悍的影像,只要能扫码 、足够轻薄的机身、不小的屏幕,完全合心意;

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 ,这款机型舍弃了太多重要的硬件配置,特别是电池续航,让他们难以接受 。

但这些呼声并不能预言 iPhone 17 Air 的最终下场 ,毕竟「叫好不叫座」或是「不叫好却叫座」的事情,在这个行业从不少见。

这 3 款新 iPhone,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14张

此外 ,还有一些行业内的消息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洲的苹果供应商目前大部分产能将用于生产 iPhone 17 Pro Max 和 Pro,分别占总产量的约 40% 和 25% ,只将大约 10% 的产能分配给 iPhone 17 Air 这款全新超薄机型,原因就在于它的市场需求仍极具不确定性,剩余的产能将分配给标准版 iPhone 17。

这个数据的背后 ,是不是也藏着苹果对新机型的信心还存在一定的考量问题?我们不得而知 。

这 3 款新 iPhone,可能会改变苹果的未来  第15张

将时间线再拉长一些 ,其实 iPhone 17 Air 与 Jony Ive 设计的全 USB-C MacBook Pro 一样,这是一台为了设计妥协的产品。

不过,它出现在竞争激烈、施展空间更为狭隘的手机市场 ,环境的差异使得它肩负的任务与当时的 MacBook Pro 完全不同——

MacBook Pro 的全 USB-C 接口是苹果试图引导接口规格统一而做出的大胆尝试,而 iPhone 17 Air,则是苹果在试图重振占公司营收超过一半的 iPhone 销量时的谨慎试探。

如果顺利,iPhone 的二十周年 ,我们也许可以顺利看到「魔法玻璃」般的 iPhone 出现,但要是不顺,二十周年 ,甚至下一个十年的 iPhone 将会走向何方,也许就需要重新观察了 。

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