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孤注一掷的绝望 ,破釜沉舟的铿锵,皆为时代的回响。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孙子兵法·九地篇》如是说。
于是我们知道 ,“向死而生”的奇迹,往往发生在背水一战的绝境,和狮子搏兔的奋力。
原本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柔和季节 ,但上海的崧泽大道(参数丨图片)333号国家会展中心,却是一派摩拳擦掌 、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被诸多汽车公司、供应商和媒体贯注以十二万分的力量,在生死竞速的时代隐喻之下 ,随时准备抢跑。
这是今年国内首个、全球备受瞩目的A级车展 ,主办方为主题选择了“拥抱创新,共赢未来”八个字。只是全球经济萧条 、贸易战承压的背景下,创新并不容易 ,未来亦有压力 。甚至连“内卷 ”的机会,也要去珍惜。
这场“商战”,与孙子兵法的思路不谋而合。
“比尔·盖茨说过 ,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任正非也一直居安思危,提到20年前就意识到冬天要来了。”把眼前的机会,当作最后的机会 ,反而会有最大的胜算。
虽然“500块车马费和200场发布会 ”能成为嘲讽的绝佳热梗,但我们更应该关注业界出处何在,倒不如往深处去追溯“死地”与“生机”。
在2025年上海车展,我们看到从汽车整车公司 ,到供应商,都在奋力一搏,将上海车展当作“最后一次机会 ” 。终究 ,孤注一掷的绝望,破釜沉舟的铿锵,皆为时代的回响。
01
消失的流量 ,回归的质量
“这届车展有什么可看?”
是每一次盛会之前永恒的话题。
值得庆幸的是 ,这个问题面前怏怏而归的人,多半是因为提问了“这次有多少明星”、“雷布斯来不来”、“周鸿祎有什么动作 ” 。对于一心看车看技术的热心观者,在193场创纪录的发布会面前 ,至少不会得到一句“没什么新车”的沮丧答案,哪怕不少新车已经在车展之前就已经举办了发布。
国家会展中心的镁光灯下,曾经的 “网红顶流” 雷军与周鸿祎身影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媒体聚焦产品的专注,以及企业高管在展台间穿梭的紧迫 。这届车展的 “正本清源 ” ,标志着行业从流量狂欢回归技术本质。昔年 “看车不如看人” 的荒诞场景,终于让位于对整车产品 、三电系统、智驾芯片的深度探讨。
“外国汽车媒体俯身车底,远好过周鸿祎爬上车顶 。”朋友们谈论时 ,颌先生这样指着我拍到的一张照片来了一个对比——在长城硬派车展台上,我恰好碰见一位外国人士,认认真真俯下身去 ,看长城炮的底盘悬架结构。
恶性流量在消失,那么良性质量就会回归。
无论是不是“质量战胜流量的最后一次机会 ”,在世界经济“去全球化”、关税贸易战摇摆不定的宏观背景下 ,大批海外人士前来观摩,会不会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于是,我尤其庆幸诸多展台迎来大量国际友人 ,尤其以比亚迪长城奇瑞三家为最,其中比亚迪在大力推进出海业务,长城也以个性与全球化吸引众多目光,而作为长期出口冠军的奇瑞 ,更是将发布会划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半场,难怪从金发碧眼到印巴络腮胡,都是口音纷杂 、络绎不绝 。
对中国车企来说 ,“成长为全球性龙头 ”的最后窗口,也在渐渐关闭。而中国汽车产业战绩的含金量,全球化也必不可少。本届上海车展作为珍贵的展示契机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 、长城等五强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在舞台上摆出了强大阵容。
我们感慨于仰望U8L彰显出比亚迪还在试图攀登更高的极致峰巅,5.4米的车长比常见全尺寸SUV更大,旨在将豪华做到极致 。倘若觉得“腾势一直靠D9” ,那么此次车展发布的首款概念跑车腾势Z,则体现出赵长江有更大的野心,试图通过中国全栈自研的线控转向系统、云辇-M、全线控底盘 、易三方等尖端技术,为腾势品牌破局。方程豹一手借助钛3实现“年轻人能买得起的精致车型” ,一手通过豹8,用无人机版和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强化科技属性。
而只要消费者中仍有大量“有油车(或者混动)不买电车 ”的人群,那么代表倔强和尊重传统的价值观的长城就必然能受到青睐 ,前提当然是营销不要再跑偏 。此次4.0L V8发动机吸引了众多油车粉丝的目光,成为“大排量内燃机拥趸”最后的希望。同时长城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内卷”,车展上大力主推的第二代哈弗枭龙MAX ,全系双电机四驱,指导价13.18-16.98万元,不过11.68-15.48万元的限时换新价更具备杀伤力。
相形之下 ,吉利更具备整车+供应链的思考 。
一方面整车不断寻找新的亮点:银河序列全球首发全新科技硬核SUV原型车银河战舰;极氪9X则是“好大的脸”,全球SUV中最大的一体式镀铬格栅和蚌式机舱盖也能成为话题;六座大型SUV领克900正式亮相上海车展。另一方面,吉利控股集团展台的醇氢 ,某种意义上是之前甲醇燃料与氢能源的结合;而原先稍显“凌乱 ”的吉利自有电池业务,终于迎来整合,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而电池品牌也从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 ,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长安汽车一直在推进智能化技术双腿并行的策略,新发布的深蓝S09采用华为乾崑智能辅助驾驶;而注重性价比的启源则是自研为主,同时在车展上推出的长安启源Q07 ,仿照之前A07在轿车领域的性价比战术,将性价比极致推到中型SUV细分市场,让一台轴距2905mm的SUV ,先享价仅定在13.98-17.58万元 。
可能做旅行者等小型越野尝到了甜头,奇瑞将覆盖40-150万元高端越野的捷途纵横作为新一轮的重点,G700、F700和G900再次亮相 ,而捷途纵横G600在车展首次发布。奇瑞品牌则是通过QQ回归试图再赋能纯电微车;而被期待已久的奇瑞风云A9和瑞虎9L继续贯彻“便宜大碗”策略。
如果你觉得“热闹都是五强的,其他车企是‘我什么也没有’”,那就大错特错了 ,马太效应被叫嚣了多年,只要还在牌桌上的公司,就不会轻言泄气,尤其是面对着“最后一次机会 ” 。
02
中国车企的进阶战
进阶战成为中国车企在“换道超车”大背景之下新的任务。除了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长城五大自主车企巨头 ,其他所有的主流中国车企也都在紧锣密鼓推进更高的目标。
造车新势力,争相跑赢第三圈——毕竟这就是“最后一次机会”。
如果造车新势力在2015-2020年主要目标是“出车量产 ”,属于1.0阶段 ,那么在2020-2024年就是将产销规模提升到“能够维持运转”的水平,进入2.0“圈赛”,涌现了蔚来 、理想、小鹏、零跑等一批月销量稳定过万 ,甚至冲击3-5万辆的领跑者 。现在第三圈比赛,需要让规模进一步更高更稳,同时也要注重盈利性。
而上海车展就将各家造车新势力针对第三圈的战术凸显出来。
蔚来汽车越来越注重务实打法 ,李斌主打一个“听劝 ” 。一方面蔚来对展示车和旧款车的价格处理,让这两周销量陡增,另一方面 ,乐道L90强化了受众对品牌“空间大”的印象,并且开启“卷前备箱容积”的潮流,萤火虫11.98万元起的定价也赢得不少好感。难怪蔚来要注册新公司“蔚乐萤 ”,不仅是三个品牌的首字组合 ,也是谐音“为了赢”。
理想则在力图填补此前“注重实效而长远薄弱”的短板 ,终于推出首款纯电SUV i8,并且让一度受挫的MEGA MPV也更换新款 。倘若说,当年李想埋汰工程师和“先走增程 、避开更难的纯电”让业界一部分声音批评“急功近利 ” ,那么如今的理想,每年研发投入超过百亿元,智能驾驶辅助领域更是奋起直追 ,豪言“要做第一”,也通过倡导“世界模型”,将VLM/VLA作为智能辅助驾驶的潮流。值得一提的是 ,从鸟瞰视角BEV、占用网络OCC,到无图智驾、端到端大模型,一直是特斯拉在引领业界对智能辅助驾驶的发展方向关注点,但从VLM/VLA开始 ,则是理想汽车和拿下长城 、Smart大单的元戎启行成为先行者。
一汽红旗带来了红旗H家族产品序列全新旗舰——C+级豪华纯电/混动车型H9和HS9、红旗品牌首款豪华硬派越野车、红旗“天辇1号 ”飞行汽车首发亮相,红旗天工06、红旗H5 PHEV正式上市 。金葵花子品牌带来红旗国礼“兰亭雅韵”定制版,价格千万元级。红旗H9和HS9两款全新首发的旗舰车型搭载了红旗品牌最高级别的司南1000智驾系统 ,能够实现“L3级”自进化智慧驾驶。
连一度声音不响的奔腾,也终于凭借小马实现销量反攻,在本届上海车展也带来了悦意系列 ,力图彻底打赢翻身仗 。
对一汽集团而言,在邱现东和新班子掌舵之后,如何提升一汽整体电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成为重中之重。
“懂车更懂你 ”是上汽此次参展的主题,毕竟作为东道主,旗下智己 、荣威、MG、上汽大通等品牌共有超百款新车 ,也在预料之中。
从4月16日鸿蒙智行发布会,到23日上海车展上汽展台 ,“尚界”这个名字就一直被反复提及,而贾健旭和余承东联袂登台的镜头也被交口称赞。尽管并无实车到车展现场,但“为尚界投入超过60亿元 ,团队超过5000人,打造专属超级工厂”已经体现了上汽的决心 。
而MG和荣威都把重心放在了设计方面。无论是CyberX方盒子SUV还是新款Cyberster敞篷车,颜值都是第一竞争力;荣威“明珠 ”概念车由全球设计大师约瑟夫・卡班操刀 ,融合东方美学与未来科技。智己则更强调科技,L6搭载的IMOS4.0 AI生态座舱,通过多模态交互与用户行为学习 ,实现 “千人千面” 的个性化服务 。
“万众皆说人工智能”的时代,广汽干脆把AI作为本次参展的主题词。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发布了广汽星灵AI全景图,聚焦“天 、人、家、车 ”四大场景 ,构建立体出行新格局,其中“天”是GOVY飞行汽车,“人”是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家”是GoLife“绿色智能车居 ” ,最后的“车”才是汽车主业务,覆盖了首款科技美学皮卡概念车型GAC PICKUP 01 、昊铂猎装概念车EARTH大地等。
你以为东风汽车这样的传统车企不够智能?东风索性以“智绘新东风”为主题,在车展发布“天元智能 ”技术品牌 ,通过“智慧之翼”的展台设计、发布内容到展车展品,以及人形机器人接待讲解等创新运营服务,主打凸显科技感 。反而旗下自主乘用车品牌东风岚图、东风风神 、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东风风行的26台整车及9项技术展品显得比较常规 ,或许东风猛士的M817更具看点,毕竟也搭载了华为乾崑智能技术。
越野世家北京越野,着眼于硬派越野的新能源破局战 ,带来了BJ40增程系列,补贴后价格 15.48-19.98万元,搭载40.3kWh电池与82L油箱 ,纯电续航152公里 、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
没有哪家主流车企不在提升自己的实力,不在力求进阶,不在抓紧这“最后一次机会” 。我们在承受“卷 ”之痛苦的同时,也从车展看到了“卷”之成长。而这里的“我们” ,并不是只有中国车企。
03
海外巨头的低头与出头
时间倒回一年前,还有许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并不相信“换道超车 ”,甚至怀疑是“自嗨” 。然而 ,海外巨头却在向中国汽车的领先性“低头”,只是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头 ”。
全球车企中的世界冠军,已经被丰田汽车连续蝉联 ,而最有力的挑战者则是大众汽车集团。
大众丰田,世界冠军的地位争夺战,系于中国市场表现。奇妙的是 ,两家全球巨头的一把手,均在车展期间提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引领地位和惊人发展速度 。
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在大众集团之夜表示:“拥抱中国令人惊叹的创新速度”,“中国市场就像一个健身房,在这里,发展速度惊人、市场竞争激烈 ,但更充满无限机遇”。
丰田社长佐藤恒治则是在车展发布会上被援引讲话:“中国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处于领先的位置,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那也一定能够获得全球市场的青睐。”
将两位高管的话语 ,结合在车展的努力看,我们将这一届上海车展理解为“丰田大众竞夺全球第一在这一轮的最后一次机会 ”,其实也未尝不可 。
从上周末丰田在常熟研发中心举办的技术空间活动 ,到本届上海车展的展示,其实核心就是为了宣布两件事——推出ONE R&D整合研发力量,同时进一步放权中国 ,研发更依托本地,推出RCE区域总工程师制度。
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表示,将整合丰田常熟IEM等各地研发中心 ,以及一汽、广汽 、比亚迪等伙伴的研发资源。
而基于丰田已有的CE总工程师制度,在充分让渡研发权限给中国本地人员之后,RCE区域总工程师制度应运而生 。此次亮相的丰田四位RCE,对应四款车型 ,分别是铂智3X的柳文斌、bZ5的王君华,bZ7的叶志辉,下一代卡罗拉的许天龙。
李晖称 ,2011年丰田章男曾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够驾驶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车型。”如今丰田章男梦想成真 。
4月22日的大众汽车集团之夜,旗下各品牌发布十款新车,其中五款全球首秀 ,旨在维持大众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
ID.AURA概念车定位A级纯电轿车,是CMP平台首款产品,将由一汽-大众量产。ID.ERA概念车将衍生一款大型SUV ,将是大众在华的首款增程式电动车型,上汽大众生产 。ID.EVO概念车定位中级纯电SUV,将由大众安徽生产 ,据悉与小鹏技术合作有关。
奥迪展示了A6L e-tron纯电轿车,以及AUDI品牌首款车E5 Sportback。此外,宾利、保时捷 、杜卡迪等也带来了五款新车。
此外,大众旗下CARIAD与地平线合作的酷睿程在开发智能辅助驾驶方案,也为L3自动驾驶奠定基础 。
就算是不及大众丰田强势的通用本田日产 ,也都在设法努力摆脱困境。
上汽通用发布GL8插混,并宣布升级Ultium平台至2.0版本,支持 BEV、PHEV、REEV 多动力兼容 ,并计划2025年推出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平台,支持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与记忆泊车功能。
通用本田日产都采用Momenta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拉平与中国品牌在智能化维度的差距 。
04
供应商迎来最强竞速赛
都说供应链是汽车产业参天大树的“根系” ,而根系在转型时代,就更需要这种“末日拼搏心态 ”。
随着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汽车行业以及终端消费市场权重日渐提升,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供应商们也到了“既分胜负 ,也分生死”的阶段。
以当下客户定点状态而论,华为乾崑智能技术解决方案 ,与Momenta当属最大赢家 。就在整车展馆里,这两家智能化供应商龙头用迥异的风格展现了底层相似的心态——我的客户很多,欢迎你们选我。
整个华为系在车展展馆里设立了多个展台。5.2馆有鸿蒙智行 ,问界M8和25款问界M9等新车被众多观众簇拥,尊界S800更是单独开辟需要排队入场的“领地” 。6.1馆则将华为充电/电驱和乾崑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各设立一块面积可观的展位。
“你们那台转速38,000rpm的电机怎么没来? ”我在华为电驱展台这样询问工作人员,对方笑笑 ,坦率地表示那确实还是实验室数据,但已经实用的产品达到25,000rpm,和前些时间友商的实验室水平接近。
乾崑智能则干脆举办了“集齐11家车企老总”的前夕发布会 ,并且在车展展台将所有搭载相关技术的车型展示在“环绕台阶”上 。
“Momenta展台布置一看就是赚到钱了。 ”智能驾驶辅助行业的朋友这样对我评价。如果华为乾崑展台风格更写实 ,那么Momenta展台并没有摆设太多实物,更追求一种艺术化和想象力空间的特点,却又将“十年,挽救百万生命”这种沉甸甸的话作为标语公示。
地平线此前在滴水湖举办的试驾也是相似的用意 ,连帮助其代工的知行科技也在车展现场有更多底气招揽客户 。
智能化技术成为当红炸子鸡,宁德时代也不甘让电池技术陷入寂寞,在前夕发布会和车展都带来了骁遥双核电池 ,首创“电电增程”理念,被一些媒体称之为“王炸 ”。
相形之下,国际供应商巨头多数有些懵圈 ,但也有一些实力较强者如博世 、佛瑞亚设法请来全球高管甚至一把手CEO来站台宣讲,突出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底蕴。
对先锋供应商而言,如何从展示技术到收获客户 ,上海车展恐怕是“最后一次机会”;对传统供应商而言,如何让形象从保守转型为“改革者”,上海车展或许同样是“最后一次机会” 。
正如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时说:“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过 ,那么有一天你会走上人生的正轨。 ”
当全球汽车产业站在电气化与智能化的十字路口,这场展会已不再是简单的新品秀场,而是行业生死竞速的沙场——每个参与者都在赌上最后的筹码,将上海车展视为“最后一次机会” ,只为最终“向死而生”、“涅槃重生 ”。
责编:曹佳东 编辑:何增荣
THE END
PAST · 往期回顾
所有人都需要“一口价”丨袪魅时刻
“福耀系”诞生200亿IPO ,曹德旺要抢曾毓群的生意
旗舰车芯片延期,英伟达的“王炸 ”让谁更焦虑?